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以21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此后将提交给参议院投票。据路透社报道,该法案得到了美国两党的大力支持,预计最终通过将成为法律。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该法案是美国战略界拟定的对华战略竞争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共识的成型,并即将在法律层面落实。但也有美国议员表示,该法案还不足以遏制中国的崛起,需要做出更多的行动。
该法案将带来哪些影响和风险?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针对该法案的分析文章(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全文),供关注中美竞争的读者参考。
要 点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1、“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是由美国国会推动的立法,而不是一项政策和战略,某种意义上就是美国国内政治的一种长期的意志表达,具有全面性、战略性、长期性等特征。
2、该法案提出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时追求的目标:增强未来竞争力、巩固盟友关系、强化价值塑造、加强经济管制以及确保战略安全。
3、该法案认为中国已经“接近成为科技领导者”,要求美国政府动用更多资金和资源,在核心科技领域上阻止中国获得领先地位。
正 文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据路透社消息,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民主党籍参议员梅内德斯和外交委员会首席共和党参议员里施等于4月8日提出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在4月21日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审议表决中以21:1获得通过,此后将继续交由参议院审议,参众两院协商统一文本后提交总统签字生效。这份长达281页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要求拜登政府采取与中国进行全面“战略竞争”政策。
两党联手施压拜登全面对抗中国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梅内德斯表示,“通过两党压倒性的投票,《战略竞争法》有望成为一系列立法活动的第一步,全面对抗中国在政治、外交、经济、创新、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挑战。”纵观美国历史,专门针对一个国家出台这样的法案前所未有。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一直处于深度对立,但是在对抗中国方面两党实现了难得的统一,因此“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又被媒体称为“两党对华全面法案”。路透社分析指出,这说明美国两党在国会推动对抗中国的努力迅速升温,在深度分裂的美国国会,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是罕见的能够被称为两党共同的情绪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是由美国国会推动的立法,而不是一项政策和战略,某种意义上就是美国国内政治的一种长期的意志表达,具有全面性、战略性、长期性等特征。与此前拜登政府宣称的“该竞争时竞争、能合作时合作”的对华战略相比,这一法案的定性将更加明确,企图使美中关系朝着彻底的竞争和完全对抗方向发展。
对该法案,中国给出了最直接的态度和回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美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敦促美方重视中方关切,端正心态,理性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停止审议推进上述议案,以免对中美关系发展造成干扰和危害。
法案主要内容
该法案提出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时追求的目标:增强未来竞争力、巩固盟友关系、强化价值塑造、加强经济管制以及确保战略安全。
(一)增强未来竞争力,维持全球领导力:这部分主要涉及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以及应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包括加大科研投入,参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连接与网络安全伙伴关系,抵抗中国的影响力等。
(二)巩固盟友关系,印太仍为重点区域:重申对全世界尤其是印太地区美国盟友及伙伴的承诺,重塑美国在国际组织和其他国际论坛中的领导地位,加强对印太地区的安全援助,在全球应对中国的挑战。
(三)强化价值塑造,制定全球规则:21世纪国际交往的主要规则、规范和标准得到维持,这些规则、规范和标准符合美国、其盟国和伙伴以及自由世界的价值观和利益,包括:保护人权、商业参与和投资以及技术创新。呼吁美国政府授权一系列“人权和公民社会”措施,涉及香港、新疆等方面。另外,台湾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台湾的伙伴关系”,加大对台湾的武器供应。
(四)加强经济管制;该法案提出,要对抗中国“掠夺性的国际经济行为”,包括追踪“知识产权侵犯者”和中国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存在等。向打击海外腐败行为的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并向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最贫穷国家提供债务减免。建议在2022至2026财年期间,向“印太地区”提供总计6.55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资金,同期为“印太海上安全倡议”和相关项目提供总计4.5亿美元的资金。
(五)确保战略安全,避免军事冲突;该法案建议面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军事扩张”,美国应加强与盟国在军控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共享中国在弹道导弹、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巡航导弹、常规力量、核、空间、网络空间等战略领域的信息。在军控领域强化与盟友协调合作。阻止大国军事对抗,两国都致力于降低冲突风险。
应对中国科技竞争
在科技方面,该法案认为中国已经“接近成为科技领导者”,要求美国政府动用更多资金和资源,在核心科技领域上阻止中国获得领先地位。具体做法包括让美国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加强美国“半导体”实力,以及在科研领域增加研究经费等。
该法案重点建议布局以下10大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高性能计算、半导体和先进的计算机硬件;
·量子计算和信息系统;
·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和先进制造;
·自然或人为的灾害预防;
·5G等领先的通讯技术;
·生物技术、基因研究和合成生物学;
·网络安全、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技术;
·先进能源技术;
·材料科学,工程学和勘探等其他关键技术。
为应对中国的科技竞争,该法案还提出:
1、与盟友共享技术战略,包括技术控制和标准,以及关于开发和获取关键技术的战略,以便为那些使用威权政权支持的系统的国家提供替代方案;
2、支持并扩大遵守有关负责任地使用新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国际条约和框架;
3、协调美国与伙伴国及相关经济和政治联盟之间共享数据隐私、数据共享和数据存档标准的采用,包括补充的数据保护法规;
4、与商务部协调有关关键技术领域供应链弹性的政策,探索向与美国建立技术伙伴关系的国家提供供应链产品的可能多样化,同时在补贴和产品来源方面保持透明度。
总体而言,该法案最终落实为法律后,未来中美竞争将会加剧,给中企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中企对此要有充分的预警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参考资料
1、普睿哲涉外法律评论:全景解读美参议院《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
2、京报网:“或许是整个21世纪,我们在外交政策方面面临的问题将是中国、中国和中国”
3、新智元:美提出「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欲全面封杀中国高科技
4、人民交通杂志社:《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与台湾问题:变与不变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