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瑞士农化集团先正达(Syngenta)一股东团体表示,反对将公司卖给中国化工集团,并要求罢黜先正达的领导层。
该团体的领导人Folke Rauscher抨击先正达董事长Michel Demare“放弃了信仰”,在一封致瑞士《巴塞尔报》(Basler Zeitung)的信函中他表示,将先正达卖给中国的国有企业,可能使公司丧失独立性;“董事会已经进入死胡同,无法自行脱身……因此,唯一的替代办法,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年度大会上全面改组董事会。”Folke Rauscher声称其是在调查了持股相当于约10%公司股本的股东之后才发表上述观点的。
有分析人士称,这一说法不堪一击。中国化工并不是首次收购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实际上,其一直是海外并购的高手。中国化工此前已成功收购了法、英、以色列、意大利等国的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其中就包括“轮胎中的普拉达”倍耐力(Pirelli)。来自意大利的倍耐力拥有14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F1赛车轮胎的独家供应商,其轮胎一直以来都是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顶级跑车的出厂标配轮胎,在全球高端市场排名第一。被来自中国的央企中国化工收购后,倍耐力并未丧失所谓的“独立性”,相反,背靠中国市场后,这家百年老店发展得更好了。
据澎湃新闻分析,按以往的经验,股东突然发难,很可能还是为了在谈判中获取有利地位,以便抬价。此前,先正达董事会刚刚投票支持中国化工进一步谈判收购,此举被认为是在为2月初正式协议的达成铺平道路。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2月,中国化工已经提高了对先正达的收购报价,收购报价已达三千亿元人民币。彼时,中国化工提议将分两步进行收购,以每股470瑞士法郎(约合3069元人民币)现金收购先正达70%股份;同时,中国化工还拥有收购余下30%股份的选择权,即全盘吞并先正达。采用两步走的收购计划,中国化工可与先正达首先进行业务整合,然后再推进构想中的全面控股。另有分析称,先正达之所以看好和中国化工的联姻,除了报价因素外,还有中国化工背后13亿的人口的巨大的市场以及巨大的农业需求。
从先正达公布的数据来看,北美地区多年来一直是先正达最大的市场,但随着拉丁美洲和亚太等新兴国家的兴起,北美地区份额由2009年的46%降为2014年的33%,而拉美和亚太份额由2009年的17%上升为2014年的27%。其中,亚太市场的崛起得益于中国、印度两大市场。先正达内部负责人曾表示,“中国有超过10亿人口,中国人改善生活水准、饮食精细化的需求,有部分将通过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进口食品来解决。这将带来非常大的机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有两个方面:它一方面是一个巨大的终端需求目的地,许多来自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国家的食物供应链将以中国为终点。但同时,中国也是发展一个更强壮市场的巨大机会。”
此次股东反对对协议谈判的影响暂不能确定,但看似据达成协议不远的收购谈判中不免还会出现变数。先正达董事长Michel Demare此前曾表示,呼吁合并农业化工和种子产业的下一步行动,为时过早。2015年12月,Demare曾表示,正在与中国化工集团、美国农业生物巨头孟山都(Monsanto)等业者洽商。Demare也曾在被问及与孟山都和中国化工之间的谈判进程时透露,目前与公司谈判的不止这两家,而且“整个行业内的参与者都在相互谈判中”。
先正达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是全球第一大植物保护(简称“植保”)公司,孟山都和杜邦之后的第三大种子公司,由Zeneca公司分出来的农化业务以及Novartis公司分出来的植保和种子业务于2000年合并而成。成立十多年的时间,先正达从农业化学品公司到植保巨头,发展为目前具有“植保+种子+农技服务”一体化作物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也因此被众多投资机构和分析师所看好。2014年,先正达种子业务销售额为31.55亿美元,其经营的作物包括玉米、大豆、麦类、蔬菜、水稻、向日葵、油菜和甜菜等。先正达农化业务销售额也一直稳居世界首位,2014年达113.8亿美元。
2015年8月,先正达回绝孟山都466亿美元的报价。同年11月,先正达拒绝中国化工集团420亿美元收购要约,称“在监管方面存在担忧”。2015年11月中旬,孟山都首席运营官Brett Begeman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孟山都正就提出新报价的优劣点进行内部讨论,公司同时讨论了从其他一些公司收购农业化学品资产的交易机会。然而,2016年1月初,孟山都首席执行官Hugh Grant在公司第一季度利润电话会议上表示,与先正达有关并购的谈判很“艰难”。
外界猜测继陶氏化学(Dow Chemical)与杜邦(Du Pont)合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农化业务之后,先正达也将寻求自己的交易。陶氏杜邦的交易也可能触动一波行业内的并购整合,因为竞争者试图对自身进行再定位。
来源:澎湃新闻、Reuters、彭博社、Yahoo、新浪财经、晨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