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21日,在中埃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与埃及住房、公共设施和城市发展部签署埃及新首都建设一揽子总承包合同。据介绍,此次签约项目包括埃及国家会议中心、议会大厦、会展城和12部委办公楼等四个项目,项目总合同金额约27亿美元,建设工期3年。
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是埃及政府对外宣布的一项重大政府计划,此次签约的项目为埃方优先开发建设一期工程。分析人士称,新首都建成后将成为埃及新的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有力带动苏伊士运河经济带和红海经济带开发,助推埃及国家复兴计划的实现。
埃及新首都项目有望成为中埃战略对接的旗舰项目。1月4日至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先行访问埃及时就表示,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新行政首都建设蓝图具有许多契合点,双方应加强战略对接,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领域的一系列大型项目的合作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
现代化进程中的埃及,与中国同样面对着城市人口激增的压力。开罗市官网显示,开罗目前有1800万人,到2050年将增加至4000万人。2015年3月的埃及经济发展大会上,埃及住房、公共工程与城市化部长马德布利正式宣布了埃及将建新首都的计划,以缓解未来40年开罗的人口压力。
新行政首都计划建于开罗与苏伊士运河沿岸城市苏伊士之间,面积700平方公里,设25个居民区,可承载500万人口。据规划,新行政首都将拥有大片绿地,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还有一座国际机场、一座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士尼乐园大四倍的主题公园,9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农场,以及一条往返开罗的电气化铁路专线。建成后,埃及议会、总统府、政府部门以及外国大使馆都将搬到这座新首都。上述项目将在今后5—7年执行,预计耗资450亿美元。目前,这座新首都还没有命名。
实际上,新首都最初的规划中并没有中国企业。鉴于项目对资金的庞大需求,埃及政府首先考虑的是资本雄厚、经验丰富的阿拉伯企业。2015年3月,埃及政府与阿联酋鹰山公司(Eagle Hills)签署谅解备忘录,准备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建设新首都。该公司的董事穆罕默德•阿勒阿巴尔同时也是伊玛尔地产(Emaar Properties)的董事长,他是造价15亿美元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项目的主要开发商。据中东通讯社报道,马德布利在签约前就向媒体表示,这家阿联酋企业将独立负责项目的开发、规划和施工。埃及政府对此提出了多项严格的要求:第一,开发商必须在6个月内针对一期工程提交一份包括融资在内的详细方案,其中,埃及政府不承担任何建设费用。第二,该企业必须在5到7年内完成新首都市中心和商业区的建设,并在7年内建成一期工程所需的供电设施。
但据《新埃及日报》网站报道,双方在签约之后在合同条款、开工日期、股权分配上有诸多分歧。2015年7月,阿勒阿巴尔提出,埃及政府以土地入股的实物股权应该从24%降到20%。双方就这些问题反复沟通,但始终没有达成共识。2015年9月,埃及投资部长萨勒曼宣布取消与鹰山公司的谅解备忘录,原因是“项目没有任何进展”。但他补充道,该企业将与其他开发商一起参与工程的建造。
按照规划,新首都将提供2000个教育机构、663个医院和诊所、1250个清真寺、40000个酒店房间,其定位是“生态友好型的智慧城市”,“兼具行政首都和金融中心的双重功能”。面对如此蓝图,有业内质疑,这究竟会是大都市,还是海市蜃楼?早在1974年,在埃及工作的城市规划专家David Sims就在其专著《埃及的荒漠梦:发展还是灾难?》中提出,在过去四十年,埃及政府已经在荒漠中兴建了大大小小、造价昂贵的卫星城,可结果是,新城的几千个住宅区无人居住,而开罗的人口继续快速增长,各种违章建筑向郊区蔓延。David Sims指出,究其原因是新城尚不健全的交通网络、匮乏的就业机会和全新的社会网络让穷人无法生存。“大都市有绿化等方面的环境要求,对手工作坊、临街店铺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只有高技能劳动力可以获得就业,占绝大比例的低技能劳动力必须要前往都市以外寻找工作。这就对通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埃及政府对此表示乐观,并强调新首都一定会吸取前车之鉴。按照规划,新首都项目将逐渐东扩,最终与苏伊士运河开发区相连。“新城预计将带来35万个就业机会。”马德布利说。苏伊士运河开发区项目被称为“大埃及梦”,由埃及总统塞西在2014年8月启动,目标是把绵延190公里的运河沿岸建设成全球性经济区域。2015年8月,新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标志着这一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接下来,开发区将重点进行工业园建设,聚焦玻璃制造、汽车组装、电子产品、食品加工、医药、纺织、家居、石化、矿产、轻金属等行业。
来源:The Capital Cairo、中国建筑官网、经济参考报、人民网、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CNN、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