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并购|苏黎世专家解读并购交易保险

2016/01/26-08:39      浏览:  次
A+ 收藏
来源:CGGT走出去智库
    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虽然在很多国家法律比较规范,没有漏洞可钻。但风险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所以,企业在聘请非常优秀的法律专家和顾问做了尽职调查之后,还要通过保险机制转嫁风险,尤其是未知风险。

 

  编者按|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知的风险可以规避,未知的风险如何抵御?

  在1月14日的“全球投资并购——海外员工安全和劳动争议风险管理”北京论坛上,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力骁、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特殊金融险部总监毛亮以《跨境并购风险及保险解决方案》为题,向与会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两位专家指出,交易风险保险分为两类,一类承保已知和已披露风险,一类承报未知事件,即保证与赔偿责任保险。而目前很多资产出售交易都会要求买家购买赔偿责任保险。

  论坛由走出去智库和长江商学院主办,中伦律师事务所和全球劳动法联盟(L&E Global)联办。来自苏黎世保险的两位专家及美国、加拿大、印度、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的劳动法律师,对在上述国别的投资中涉及的劳动法和工会法及并购中的风险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要点

  1、跨境交易风险无法预测,企业在聘请专业团队开展尽职调查之后,仍需通过保险机制转移风险。

  2、竞购紧俏资产时,如果有买方保险在手,将会大大提升买家竞购成功的可能性。

  3、做好尽职调查,能降低交易项目的风险,保险费率自然也会降低。

  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力骁视频

  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金融险与保函业务中国区总监毛亮视频

  实录精编

  最近五年来,中国企业去海外的并购呈现大规模增长,而且出现了与过去海外投资所不同的趋势,即大量涌向美国、欧洲这些发达市场收购制造业型的企业。特别是在欧债危机之后,大量的欧洲企业陷入流动性困境或者出现财务困难,但其技术或品牌依然非常领先,吸引大量中国公司走出去收购这些企业。

  这其中出现了非常好和非常多的经典案例,但也有企业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就像国外企业10年前来中国,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现在中国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或者当地财务、税务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风险。

  买方保险可提高买家竞标的成功率

  在这样的情形下,交易风险保险应运而生。交易风险保障的种类较多,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保证与赔偿责任保险。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会有一个并购协议(SPA),卖方会向买方做保证陈述。二级市场的并购会涉及大量的公开数据,因此可能不会有卖方和买方特别多的陈述和披露的问题。但是如果是非上市的一些资产,包含非公开信息,卖家要进行一些陈述,陈述后要提供保证,它的陈述如实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

  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虽然在很多国家法律比较规范,没有漏洞可钻。但风险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所以,企业在聘请非常优秀的法律专家和顾问做了尽职调查之后,还要通过保险机制转嫁风险,尤其是未知风险。

  保证与赔偿责任保险有两种,一种是卖方保险,一种是买方保险。

  一方面,卖家为了出售一个好价钱或者是不愿意承担将来可能存在的一些责任风险,会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

  另一方面,买家可能担心要购买的资产会有问题,或者卖家没有完全把风险披露出来,购买资产后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劳工问题等,如果是在交易之前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并购交易保险的方式转移。

  多数情况下,买方保险是一个主流。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量资产的出售都要求买家自己去购买这样一个赔偿并购责任保险。

  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五年里,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量的中国企业到澳洲、欧洲去购买资产,可能出现同一个标的有几家中国公司和当地的其他外资公司在竞争,甚至同一个标的会有五六家或是十家竞购人竞争。谁给出的条件最有利,卖家可能就更愿意给谁。

  在这种情况下,卖家资产奇货可居,可以给买家一些陈述,但不承担赔偿,不保证陈述的信息都是准确的。这是因为卖家所陈述的都是现在所知道的,但未来买家有可能发现以前卖家所了解的信息也不是如实的。

  或者卖家财务或税务方面有一些问题。这时候卖家会要求所有的买家来竞标的时候去购买买方保险,这样将来如果出现问题,卖家就不必承担责任,而可以寻求保险公司来解决。

  另一个原因,从管理层角度讲,卖方如果是一个VC或PE或是合伙人企业,把企业卖掉以后,钱就已经进入个人账户,企业被解散。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事先有一个陈述和保证条款,也没有谁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只能通过保险来转嫁风险。

  此外,并购过程中卖方可能会有一些资金被作为风险金扣押在账户里,有时可能会达到20-30%。但如果卖家是一个投资型企业,会希望用这笔资金去投资新的项目,这时候如果有保险公司做背书担保,出现违约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违约责任,这样卖方就可以免除掉风险质押金。

  作为买方保单来讲,如果一个卖家资产比较紧俏又抢手时,买家免除卖家保证和赔偿限额,将来发生所有问题由买家自己通过保险转化,不要求卖家签订这样的赔偿协议。这样就可以提高买家竞标成功的可能性。

  还有一些出售资产的公司本身已经资不抵债。即使买家要求卖家签署这项协议,实际上卖家把资产出售出去以后所得的钱可能都要用于还债,这种情况下,卖家也没有风险赔偿能力。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我们的一家客户在意大利买了一家家族企业,但他还保留了家族企业团队,企业股份的30-40%由原来家族持有,企业也仍然由原来的管理团队进行运营。这个时候买卖双方已经成为股东和合作关系。如果发生风险,买家可以通过保险转嫁,而无需与卖家对簿公堂。

  大致流程

  首先,卖家买家签署买卖协议草案之后,把相关资料包括项目资料、协议草案递给保险公司,三五天后保险公司给出意向性报价,买家拿到保险公司报价之后去竞标。

  其次,如果确定这个项目可行,卖家也接受买家投标,那么保险公司和客户间可以进行具体洽谈方案,根据买卖双方协议做一些背靠背的担保。

  再次,在细化一些保险责任以后,得到双方确认就可以承保。

  上述只是一个大概的流程,当然其中有很多要牵涉并购律师、法律条款的认定,包括一些尽职调查报告的审阅。

  尽调是保险定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交易规模来讲,如果是500万到5000万美元,会以整个交易额的100-75%做保险。如果交易金额比较大,可能只会购买整个交易标的的10-20%。这是因为,如果是非常大的项目,潜在的损失不可能是整个标的出现问题或是存在瑕疵,而只可能有一部分会出现问题,因此会根据20-30%的规模购买保险。

  这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即尽职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厘订保险费率和条件的依据。如果有一个好的尽职调查,相对来说项目的风险就会比较低,保险费率也会比较低,但如果是一个尽职调查没做好,相对来说项目风险也会比较高。

  嘉宾简介

  陈力骁,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2013年加入苏黎世保险,之前在美国国际集团(AIG)工作超过12年。拥有超过15年外资财产保险工作经验,目前任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理事。  

  毛亮,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金融险与保函业务中国区总监,负责苏黎世保险在中国区的上市风险、职业责任险、企业及金融机构犯罪防护保险、网络及信息安全保险、并购交易保险、履约保函等业务。在过去10年中,负责了上百家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保险项目,并直接参与了中国首单并购交易保险项目。

  机构简介

  全球劳动法联盟(L&EGlobal)

  L&E Global是一家国际律所联盟,联盟成员所均专长于劳动法领域,包括劳动关系、劳动法、移民法和员工福利等各方面劳动法事务。每家成员所均是该领域的领先律所。

  联盟在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新西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荷兰、美国均有成员所。L&E Global获得2015金融时报创新律师奖“发展和业务拓展的创新者”的“推荐”赞誉,并被钱伯斯全球2015评为领先的国际联盟。

  苏黎世保险集团

  苏黎世保险集团创建于1872年,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多险种保险供应商,为全球及本地市场的客户提供服务,拥有超过5.5万名员工,所服务的客户遍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集团营收780亿美元,2015全球2000强企业排名第78位,标准普尔评级最新评级AA-。。

  走出去智库(CGGT)

  不谈大道理,只讲干货。一流投行、会计师、律师、品牌、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六大机构联袂。走出去一站式专业实务和数据信息平台,企业跨境投资并购智囊团。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ggthinktank.com

本文为CGG走出去智库版权所有,未经过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Contact@cggthinktank.com

关于我们

    "走出去"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

  • CGGT是一个"走出去"在线实务智囊团,由走出去智库主办;
  • 秉持"让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的好"朴素价值观;
  •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战略、金融、财务、税务、法律、品牌管理的实务研讨平台。

发起机构

其他文章

发送私信咨询

向专家Kaldkfjalskjdf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