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伊朗,除了石油还有什么?

2015/06/08-15:08      浏览:  次
A+ 收藏
来源:CGGT走出去智库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麦昆论坛——中伊投资合作暨工程项目交流”上,伊方有关负责人表示,中伊双方在化工、铁路、核电、矿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均有合作机会,伊朗特别希望在石油、电力等能源领域和中国企业深度合作。

 

  目前,中国是伊朗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2014年两国贸易额超过510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伊朗处在中转站位置,中国任何连接东亚至欧洲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和通讯网络,都将使伊朗受益。

  近年来伊朗大力推行“向东看”政策,重点就是与中国进一步发展关系。从长期看,中国与伊朗经济合作空间十分巨大。中国现在原油对外依赖度将近60%,其中半数来自中东,而伊朗油气储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是中国理想的合作伙伴。

  在“麦昆论坛”上,伊朗前驻华大使Fereydoun Verdinejad指出,中伊合作未来将会以“共同投资成立联合体”的方式进行,建议中国企业结合工程、金融、实业和资源形成“联合舰队”,并以“旗舰”的形式走出去。

  文章要点

  1、伊朗涉及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国有待开发项目的金额约为500亿美元,至2020年预计增长到2000亿美元。

  2、中伊合作未来将提升到最具价值的“共同投资成立联合体”合作方式。

  3、中伊双方在化工、铁路、核电、房地产、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矿产、旅游、交通运输和私有化等领域均有合作机会。

  4、在伊朗投资的优势:区域性的国际贸易中心;市场可以辐射周边国家;具有保护投资者的现代法律和法规;强劲的增长前景和市场潜力。

  5、伊朗政府重视石油管道、原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发展,这是值得中国投资者关注的项目领域。在伊朗投资液化气项目将会非常有优势。

  6、伊朗正计划扩建电网系统、改造50个电站,伊方愿意与中国企业深度合作。

  7、中国企业以后会结合工程、金融、实业和资源形成“联合舰队”,并以“旗舰”的形式走出去。

  文章正文

  日前,由中工源合(CIRI)和Foresight General Trading Company(FGTC)共同主办,并获得伊朗驻华大使馆支持的首届“麦昆论坛——中伊投资合作暨工程项目交流”在北京举行。

  伊朗前驻华大使FereydounVerdinejad,现伊朗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R.S.Aghazadeh,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胡江云,独立经济学研究者李才元等出席并发表了演讲。

  来自中国商务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等机构以及包括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为代表的十多家伊朗大型企业、三十余家中国大型央企、实业投资方、知名民营企业领袖,共计一百余位嘉宾参加会议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伊朗投资优势和机会

  Fereydoun Verdinejad以《伊朗工业发展新形势及投资环境》为主题介绍了中伊合作的历史渊源、中国的优势与现状、伊朗的工业现状以及投资环境等内容,并强调了伊朗是一个正待开发的国家,拥有诸多矿山、高价值的矿土、巨大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并且拥有稳定的政局、高素质的人民、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目前,伊朗涉及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国有待开发项目的金额约为500亿美元,至2020年预计增长到2000亿美元。

  伊朗前驻华大使Fereydoun Verdinejad认为,“共同投资成立联合体”是中伊未来合作模式

  Fereydoun Verdinejad指出,以中国“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中伊石油天然气合作、中伊文化与科技合作为契机,中伊合作必定将从简单的贸易、工程项目合作提升到最具价值的“共同投资成立联合体”合作方式。下一步需要将两国企业、机构及商会进行对接,以更多的“联合体”方式进行合作,从而带来长期双赢的局面。

  现伊朗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R.S.Aghazadeh主要介绍了伊朗目前的巨大商业机会、中伊贸易关系、不同投资领域的法律以及伊朗的投资优势。

  “自2014年起,伊朗经济呈增长势头。即使遭受制裁,伊朗货币仍然呈升值状态。伊朗人口达8000万,是高储蓄型消费大国,未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伊朗有完善的人力资本,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现代的投资法律,这使我们仅仅需要投资来加速经济增长。”R.S.Aghazadeh说。

  R.S.Aghazadeh提供的数据显示,伊朗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锌、铅、钴、铝、锰和铜的产量分别位列第四位至第九位。中国是伊朗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2014年两国贸易额超过510亿美元。

  R.S.Aghazadeh介绍,中伊双方在化工、铁路、核电、房地产、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矿产、旅游、交通运输和私有化等领域均有很多合作机会。

  为了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伊朗在投资领域出台了很多相关法律,例如:中伊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矿业投资特别法、石油和天然气投资法律法规等。截止目前,中国在伊朗的投资有40多个项目获得了《外国投资促进保护法》(FIPPA)的批准。

  R.S.Aghazadeh总结了在伊朗的四个主要投资优势:区域性的国际贸易中心;市场可以辐射周边伊拉克、土耳其、阿富汗、俄罗斯等国家;具有保护投资者的现代法律和法规;强劲的增长前景和市场潜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胡江云在主题演讲中,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了解读:从国内的区域性战略走向国际的全局性战略;从差别的优惠政策转向普惠的制度建设;从单向的外向型经济转向交互式的开放型经济。

  他表示,中国对伊朗直接投资在近十年中增长了近30倍,2013年已经达到30亿美元。针对中伊合作,胡江云提出四点建议:

  一、需要正确理解‘一带一路’的内涵;

  二、用更有效的办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三、可通过文化交流方面的双边合作,来加强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四、从简单贸易到直接投资的合作模式转变尤为重要。

  中伊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在随后“中伊合作高峰对话”环节,FereydounVerdinejad重点介绍了新一届鲁哈尼政府着手制定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并指出伊朗将以经济发展为主,沿着新的丝绸之路,伊朗将会与沿线国家进行双方或多方合作,特别是中国和伊朗在直接建设油气管道方面有巨大潜力。

  R.S.Aghazadeh表示,伊朗政府重视石油管道、原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发展,这也是值得中国投资者关注的项目领域。伊朗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可出口伊朗地下能源和电能,特别是在伊朗投资液化气项目将会非常有优势。

  伊朗前能源部副部长SaeedKharaghani提到,伊朗在电能出口方面具有优势,包括火电及核电,伊朗未来核电装机容量将达1000MW。同时,伊朗正计划扩建其电网系统,电网改革投资额达30亿美元,还将投入50亿美元对50个电站进行改造。中国企业在电力资源开发和经营方面具有优势,伊方非常愿意与中国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伊朗驻俄罗斯前军方代表GhorbaniAliasghar也提出了中伊合作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在丝绸之路上如何搭建和私营企业合作的平台,从而进行联合投资。他给出的建议是以基金的形式进行联合投资。

  胡江云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中国政府目前正积极筹划建设智库网络联盟,在智库之间进行交流沟通。

  打造联合舰队,实现共赢

  独立经济学研究者李才元提出,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后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他以某些成功的中国走出去企业举例:首先在项目运作中搭建平台,进行货币交换,后来面临了金融问题,最后通过资源互换、国家双边互换实现双方共赢。

  李才元强调,以前企业“走出去”是单打独斗,以后会结合工程、金融、实业和资源形成“联合舰队”,并以“旗舰”的形式走出去。

  李才元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在发生四个转变。

  第一,关于商业目的的转变。之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是通过卖产品、卖劳务赚“外汇”;现在庞大的外汇储备已成为“沉重的国家负担”,走出去不再是赚取外汇,而是为了获得国外的资源和技术,主要目的是把东西带回来。

  第二,关于营销手段的转变。之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大程度上依赖“关系营销”,海外华侨和留学生起了重大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更多需要靠市场手段,网络营销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第三,关于竞争优势的转变。之前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廉价和低成本,未来的竞争优势则需要依靠技术和品牌。

  第四,关于商业模式的转变。之前,中国企业走出去多是单打独斗,今后走出去的方式,应是上下游企业抱团,结合各个要素,形成“联合舰队”模式。

  “目的、手段、优势、模式,以上四个方面浑然一体,互为条件,汇成新的动力组合,最终形成‘中外企业联合舰队’,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李才元说。

  在伊朗投资及国际工程项目交流环节中,中工源合CIRI董事长李鹍表示,中国和伊朗是“一带一路”的两个端点。中工源合CIRI的目的是以“Marry”(结婚)方式紧密合作,互相尊重,优势互补。只有真正走进彼此内心,了解其思想和文化,并深入走进对方“家里”。达到这三个层面,才能实现共赢,实现金融、工程、实业和资源的四位一体。

  李鹍同时介绍了中工源合CIRI团队,目前中方成员占70%,伊方成员占30%,中工源合CIRI从成立到现在,已成功帮助多家企业赢得10余个项目,项目总金额达10亿美元。

  李鹍认为,联合舰队项目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创造新的项目;二是以投资为平台,带动全产业链输出;三是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伊朗联合舰队,实现共赢。

  在论坛结束前,中工源合CIRI与北京天士安和辽宁宝兴科技签订了项目合作备忘录,李鹍宣布将于明年5月的第三周周六将举办第二届麦昆论坛。中工源合CIRI将以“麦昆论坛”为中心,打造信息交换平台,创造新商业模式,并成立“麦昆基金”来开拓更多伊朗投资项目机会,真正帮助更多企业成功的“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

  机构简介

  中工源合CIRI是从事国际工程投资、咨询、服务的专业公司,是“工业C2C商业模式”的创始者。业务主要集中在矿产、能源、冶金、基础设施、石油石化等工业领域,业务区域覆盖中国、中东、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澳大利亚、印度、蒙古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曾帮助多家投资方、工程承包方、装备及工程服务方等成功“走出去”,涉及成功案例总合同额超过10亿美元。

本文为CGG走出去智库版权所有,未经过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Contact@cggthinktank.com

关于我们

    "走出去"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

  • CGGT是一个"走出去"在线实务智囊团,由走出去智库主办;
  • 秉持"让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的好"朴素价值观;
  •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海外战略、金融、财务、税务、法律、品牌管理的实务研讨平台。

发起机构

其他文章

发送私信咨询

向专家Kaldkfjalskjdf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