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会使企业难以加入中国房企的企业文化,对项目进行完善时也会增加投资成本,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作出让步。不仅如此,房企海外投资也依然面临着其他如政治、经济、法律风险。
政治风险方面,由于政府问题,中坤集团在冰岛的项目搁浅,中航地产也终止了在斯里兰卡的项目。政治风险主要基于两国外交关系,以及国外官员对外来房企开发的支持力度。投资地的选择也很重要,例如中东、东南亚局势不够稳定。
经济风险方面,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企业盈利。国外的投资以美元支付,国内的销售回款以人民币形式回笼。如果在销售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升值,将会对利润有不利影响。此外,经济危机、城市破产等事件同样容易重创房企。
法律风险方面,房企要学习当地房产开发的制度法规,同时进行科学评估,防止陷入拿地背后的各种股权债权纠纷。比如美国的信用制度特别发达,对个人征信、洗钱等问题管控严格。
即使顺利拿下海外项目,如何快速融入当地市场也并非易事。由于房地产开发高度依赖本土化经验,在中国开发的成功经验难以简单复制到海外,因此投资战略的选择,风险的应对也极为重要。
首先,需要对海外市场和企业自身有清醒认识、深刻了解和充分准备。事先进行深入的土地市场调查、投资现状分析,再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最后作出是否适合投资,如何投资的具体步骤的决策。
其次,企业要有效规避风险。要做好对投资所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评估。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社会环境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另外,灵活采用海外地产投资方式,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战略,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公关策略。一方面多雇用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尽量实现企业原材料采购本地化。同时注意塑造自己在当地良好的公众形象,积极履行在当地的企业社会责任。
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加入保险等方法减少风险。
来源:法治周末